鈞窯在河南省禹縣,古代稱為鈞臺,明代稱鈞州,所以命名為鈞窯,傳世不多,評價甚高。鈞窯創始於唐代,歷經宋、金至元代,胎質細膩,釉色華麗奪目、種類之多不勝枚舉;有玫瑰紫、海棠紅、茄子紫、天藍、胭脂、朱砂、火 紅,還有窯變。器型以碗盤為多,但以花盆最為出色。
鈞窯瓷極其珍貴,這在民間有眾多的說法,比如“縱有家產萬貫,不如鈞瓷一件”。“鈞瓷無對,窯變無雙”,“入窯一色,出窯萬彩”等等。對于鈞瓷的商業價值,當地民諺說:“進入西南山,七里長街現,七十七座窯,煙火遮住天,客商天下走,日進斗金錢”。鈞窯釉色大體上分藍、紅兩類,具體的可呈現月白、天青、天藍、蔥翠青、玫瑰紫、海棠紅、胭脂紅、茄色紫、丁香紫、火焰紅等。其中,藍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,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。藍色較淡的稱天青,較深的稱為天藍,比天青更淡的稱為月白,都具有一種瑩光一般幽雅藍色乳光,其色調之美,妙不可言。釉色分兩種,一曰細平釉,一曰橘皮釉。以燒制色釉“窯變”為其特色。
如今,鈞瓷已漸為世人所珍視,鈞瓷之神妙瑰麗越來越為人們了知贊賞。在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,中國館大廳設了珍藏的極其貴重之鈞瓷制品“玉龍騰飛”大瓶(神后苗家鈞窯出品),而題贊辭曰:“舉世珍寶,永存世博”。引起海內外人士之關注贊賞。